說起恐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更讓這些龐然大物的形象深入人心。如果說有一種生物引發了人類最多的好奇,那一定非恐龍莫屬。
它們曾經是這顆星球上的陸地霸主
化石讓它們成為穿越時空的神秘來客
關于恐龍的故事,我們也許已經聽過太多太多。但我們可能仍然不知道在這些名字背后,它們究竟生活在何處。不了解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大地上,究竟生活過哪些恐龍,它們的生命是多么傳奇,它們的故事又有多么精彩。而這些,我們可以從這本書找到答案……
《恐龍在中國》
近百種中國恐龍精彩呈現,
本土團隊傾力打造
精美禮盒套裝內包含
《恐龍在中國》同名大畫冊及故事書,
另贈大幅海報。
大畫冊采用大開本全彩印刷,完美展現史前巨獸極致之美。
《恐龍在中國》
2019年5月出版
定價:398元
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
本書選擇了在中國出土的有代表性的近百種恐龍,創造了書中這個完全虛構的世界。在這個屬于恐龍的世界里,來自不同時代的恐龍和其他一些史前動植物共聚一堂。我們努力還原和再現恐龍的生活狀態,力圖講述億萬年前在中國這片富饒的土地上發生的精彩故事。
故事書溫情講述每個孩子都該閱讀的成長故事
《恐龍在中國》(全四冊)
2019年5月出版
定價:118元
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
在古老的中國大地上,有一片廣闊的大河流域,那里生活著各種各樣的恐龍。大河流域的盡頭,是植食恐龍和平而安靜的家園。突然有一天,一枚遺失的恐龍蛋打破了那里的平靜。它引起了大河上游的躁動,帶來了肉食恐龍的威脅,預示了恐龍世界即將暗潮洶涌……
著名學者+科普大咖
聯合推薦
王原
中國古動物館館長,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這不僅是一只小恐龍的探險之旅,也是讀者對在中國境內發現的恐龍的學習之旅。這趟旅程將掀起一場文學與科學結合的頭腦風暴。
邢立達
青年古生物學家,科普作家
這里是一片古老的大地,誕生過無數生命的傳奇。在我親手挖掘的化石背后,恐龍在中國的故事無比精彩。
吳歐
果殼網副總編,科學松鼠會理事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副秘書長
閱讀時猶如看動畫片,卻把古生物學最新的知識融入其中。故事書情節扣人心弦,畫冊中的復原圖精美而充滿設計感,國內原創兒童科學精品圖書的制作水平令人驚喜。
張勁碩
博士,國家動物博物館科普策劃總監
人們之于恐龍的愛源于一顆不泯的好奇心,好奇心讓我們對生命演化有了更多的感悟!唯有好奇,才有社會創新的動力??铸埍厥亲钅艽騽尤诵那覔]之不去的激發元素。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于中國恐龍的故事,
還可以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
這一天來到中國科技館,
聽一場“恐龍在中國”的精彩講座。
時間:2019年5月18日(周六)
上午10:00-11:30
地點:中國科技館一層報告廳
嘉賓:邢路達
嘉賓簡介
邢路達,中國古動物館策劃與發展部主管,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碩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成員。目前從事博物館教育、展覽策劃與科學普及工作,研究論文十余篇,擔任《恐龍》《化石》《博物》雜志撰稿人,譯有《中國的舊石器時代》《演化》《化石:洪荒時代的印記》,著有《聽化石的故事》。在北京電視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北京交通廣播電臺等多家媒體介紹古生物學、古人類學、舊石器時代考古學最新研究成果。曾獲中科院科普創新大賽一等獎、先進個人;中國科學院科普講解大賽一等獎、全國優秀科普講解人員;作品曾連續兩年獲中國科學院優秀科普作品、全國優秀科普作品;“中國攝影圖書榜”年度攝影譯本、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銀簽獎。
內容提要
自1841年,英國古生物學家理查德?歐文提出“恐龍”一詞,“年齡”接近200歲的“恐龍”這個名詞的內涵在不斷變化,形象在不斷轉變,古生物學家研究恐龍的范式也在不斷變革。那么,在全世界恐龍化石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我們的古生物學家有哪些精彩的恐龍發現呢?如何通過恐龍的化石了解恐龍的年齡、體溫和顏色?恐龍最后真的滅絕了嗎?歡迎走進中科館大講堂,與我們一起分享“恐龍在中國”的故事。
參與須知
活動免費參與(無須購票),但須提前預約成功方可入場。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預約。
溫馨提示:如需取消預約,請在活動前一日17點前發送郵件“取消X月X日中科館大講堂預約+姓名+電話”(郵件標題請按此方式命名)至zhanlanjiaoyu@cstm.org.cn。講座準時開講,請您安排好時間,按時入場。遲到10分鐘者,謝絕入場。謝謝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