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邊有一座小院,院子里有一棵老樹,樹下住著一個姓安的螞蟻家族。一天,家族里出生了一只叫作安特兒的小螞蟻,從此生活變得熱鬧起來。安特兒自命不凡,堅決不當工蟻,先是拒絕長大,再是策劃當公主,又鬧著當兵,最終還是無奈地成為了一名工蟻.....
對于很多孩子來說,小螞蟻安特兒的故事并不陌生。在長篇科學童話《酷蟻安特兒》中,兒童文學作家霞子將有關螞蟻的科學知識與妙趣橫生的童話構思結合在一起,帶著小讀者踏上了探尋螞蟻神秘世界的旅程。

霞 子
兒童文學作家
中國作協會員
中國科普作協會員
北京科普作協理事

作品曾獲得2007年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獎,中國版協少讀工委“2007—2008年度最具創意少兒圖書獎”,中國書刊發行協會“2008-2009年度全行業優秀暢銷品種”圖書獎,以及2010年“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山東泰山文藝獎等。

霞
子
世
界
霞子老師創作了很多兒童文學作品,其中包括一些兒童文學幻想的作品,社會反響極佳。她的作品一向以視角獨特新穎、內涵豐富深刻而著稱,其獨具特色的知識童話系列和紀實性童話,深得少兒及家長的喜愛,以清奇樸素的文筆、瑰麗雄奇的想象,基于嚴謹的科學性把關的豐富的寫作內容中,蘊含了深厚的教育意義。
其中最能體現其寫作精髓和近期反向極佳的則是:螞蟻童話王國系列。霞子曾說過:“科學童話,有夢想就有奇跡”她希望,通過這些童話故事,不僅能讓孩子們獲得知識,也能使其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精神上的啟迪。

科學童話
有夢想就有奇跡
在這次專訪中,霞子老師一開始就提到了“科幻”、“科普”不能分家的觀點,她表示:“媒體不能走偏,科普是包括科幻的。”無法踏實基于現實科學而創作的作品不能稱之為“科幻”!
下面就讓我們走進這位兒童文學大師的“童話世界”中吧!

專訪內容
小編還沒提問,霞子老師就已經開始對“科幻”和“科普”進行定義了....
現在的媒體不能走偏,科普是包括科幻的。之前“科普”將“科幻”剔除去了,這兩年,隨著科幻的發展,“科幻”殺回來了,但是不能用“科幻”蓋掉“科普”。沒有“科普”就沒有“科幻”。
因為您是一直從事兒童文學創作的,您在創作的過程中,有沒有會刻意添加一些科幻的元素進去呢?
我的兒童文學創作一起步呢,寫的就是科學童話,這個十幾年間呢,致力于科學通話的創作及研究。研究如何可以把科學童話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發展,特別的是要更適合我們新時期的孩子們的閱讀。我在寫這個科學童話的時候呢,它里面也會有科幻的元素。比如《永遠的月亮島》里面就寫到了猛犸象復活;我在寫《酷蟻安特兒》的時候,就會把一些幻想的元素、夢幻的元素加進去嘗試各種的寫作。
其實呢,科學童話本身也就屬于“幻想文學”的一種,它的特征就是幻想。但是它其中的“知識”是精確的、已知的。幻想的部分是它的藝術上的幻想性,利用“藝術的幻想”去傳播給一些孩子們應該得到的一些知識,它是這樣一種文體。
那在您的認知里“科幻”它最重要的是在科學性的基礎上來幻想,您是怎么看的?
這個科幻呢為什么叫“科幻”首先它姓“科”,特別是我們坐在中國科普作協這個位子上,我們要去傳播科學。那么既然“科幻”算到“科普”創作的一種形式,它的科學性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沒有“科普”的豐厚土壤,我們很難創作出基于現有科學知識體系基礎上的,能經得起邏輯推理,包括科學邏輯推理的令讀者信服的一些幻想。從站在中國科普作協的創作角度來說的話,它是非常強調科學性的。
憑空幻想不能稱之為“科幻”
霞子老師的觀點對我的沖擊還是比較大的。因為在我的認知中,“科幻”中“幻”的成分才是吸引大家的地方。但霞子老師指出,科幻沒有科學、科普作為基礎,憑空的幻想,我們不能稱之為“科幻”。我想,正是有這種腳踏實地的創作能力,才成就了霞子。

作品推薦

《酷蟻安特兒總動員》套裝8冊
策劃編輯:楊虛杰 王衛英
責任編輯:王衛英 任 洪
作者:霞子
出版:科學普及出版社
上一篇:中國科幻·群星璀璨丨今夕“何夕”
下一篇:大美科幻月丨星海波瀾